
位于珠江口东岸和广东、香港、澳门核心区的洋城正在全面展开,重型机械在施工现场频频穿梭。根据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海洋新城的要求,今年又掀起了新的建设热潮。作为核心启动项目,中欧蓝色产业园率先建设和招商引资。
记者近日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深圳将推进海洋新城、深中走廊门户区、深圳机场三跑道、综合开发区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打造高质量的深圳空港东交通枢纽,密切“区域合作”,全面解决深圳市重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中的困难和障碍。
记者近日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深圳将推进海洋新城、深中走廊门户区、深圳机场三跑道、综合开发区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打造高质量的深圳空港东交通枢纽,密切“区域合作”,全面解决深圳市重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中的困难和障碍。

海洋新城将形成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
海洋新城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先锋典范,也是深圳西部海洋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海洋新城规划面积7.44平方公里,将与世界三大湾区对标,形成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预计该项目将于2030年形成,2035年完美呈现。它将建设一个全球海洋治理战略合作平台,以最美丽的沿海风情和城市创新活力,是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标杆,以及广东、香港和澳门湾地区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为加快项目进度,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在宝安管理局专门成立工作班,高质量编制海洋新城和市政交通详细规划,充分发挥连接深圳、Guanzhou、广州重要功能区和广东、香港、澳门综合交通走廊的海洋新城基础设施“硬对接”的作用;把海洋新城建设成为生产和生产中心,是一座融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蓝色新城。
海洋新城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先锋典范,也是深圳西部海洋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海洋新城规划面积7.44平方公里,将与世界三大湾区对标,形成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预计该项目将于2030年形成,2035年完美呈现。它将建设一个全球海洋治理战略合作平台,以最美丽的沿海风情和城市创新活力,是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标杆,以及广东、香港和澳门湾地区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为加快项目进度,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在宝安管理局专门成立工作班,高质量编制海洋新城和市政交通详细规划,充分发挥连接深圳、Guanzhou、广州重要功能区和广东、香港、澳门综合交通走廊的海洋新城基础设施“硬对接”的作用;把海洋新城建设成为生产和生产中心,是一座融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蓝色新城。

在西部机场开放100公顷的“地下城楼”,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塔台,可以看到深圳机场三条跑道建设现场和深圳机场东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全景。
2020年3月,深圳机场第三跑道正式开工。项目总规划海域面积约285万平方米,相当于400个标准足球场的规模。跑道长宽分别为3600米和45米。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0万吨,帮助深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和飞行水平最高的机场。目前,空管工程、机场工程、配套造地排洪等工程涉及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全力保障用海审批和海砂资源供应。
深圳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航空、高铁、城际、城铁、公交、出租车、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以空铁联运为主要发展方向。其概念设计和主楼设计的全球方案征集吸引了多个世界顶级设计团队参赛。目前已进入最后投标阶段。
2020年3月,深圳机场第三跑道正式开工。项目总规划海域面积约285万平方米,相当于400个标准足球场的规模。跑道长宽分别为3600米和45米。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0万吨,帮助深圳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和飞行水平最高的机场。目前,空管工程、机场工程、配套造地排洪等工程涉及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全力保障用海审批和海砂资源供应。
深圳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航空、高铁、城际、城铁、公交、出租车、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以空铁联运为主要发展方向。其概念设计和主楼设计的全球方案征集吸引了多个世界顶级设计团队参赛。目前已进入最后投标阶段。

根据规划,机场东高铁站(深圳机场站)将按照6站14线的规模设置地下车站,办理深茂铁路等线路的始发和到达服务;机场AB航站楼计划在原有基础上新建T1航站楼该站点将与机场东枢纽无缝连接;将与城市轨道交通1、12、20、26号线连接,并与深大城际线和机场快速交通系统换乘。同时,依托该项目,100公顷以上的西部机场区将开辟宏大的“地下城”,探索站城融合模式,促进铁路、航空、城市高质量协调发展。
《深圳中国走廊门户区规划蓝图》首次披露
在华丰智谷大厦,俯瞰深圳中国走廊门户区,俯瞰深圳中国走廊建设工地,大湾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的美好蓝图山海生态、创新智能制造、岭南文化融合示范区令人振奋。
《深圳中国走廊门户区规划蓝图》首次披露
在华丰智谷大厦,俯瞰深圳中国走廊门户区,俯瞰深圳中国走廊建设工地,大湾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的美好蓝图山海生态、创新智能制造、岭南文化融合示范区令人振奋。

其中,申中走廊门户区规划将运用创新驱动城区逻辑,以优质景观带连接各类产业平台,构建“一轴两湾一岛三广场”的价值新格局。其中,深中走廊智能创新发展轴将集聚深中走廊两侧的创新服务、共享枢纽和商务服务,形成服务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轴;创新科技岛占地21.7公顷,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发展产业互联互通、产业智能等产业,并计划在广东、香港、澳门大湾地区搭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未来,你可以徜徉在深圳与中国的门户地带,城市掩映在西湾红树林的山海之中,航港湿地公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纯净,东仁公岛的海花台也可以冲进深圳最美的夕阳景观。

未来,你可以徜徉在深圳与中国的门户地带,城市掩映在西湾红树林的山海之中,航港湿地公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纯净,东仁公岛的海花台也可以冲进深圳最美的夕阳景观。




